中國民辦教育協會|王佐書會長|親臨指導

【亞太日報訊】蘇州河畔的上海市普陀海曼文化藝術進修學校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好習慣”體驗課程交流座談會。教師代表、家長代表在會上就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進行了溝通交流。

非學歷培訓機構華麗轉型 搭建 “好習慣” 體驗平台

該校原本是一所教授孩子們學鋼琴、美術等純藝術教學的非學歷培訓機構。近年來,為了適應“應試教育”大環境的衝擊,海曼藝校引進資金,引進“好習慣”體驗課程、劍橋英語等項目。通過教學轉型,學校現在成為集文化、藝術為一體綜合性的非學歷培訓機構,目前有學生四百餘人。據校方介紹,海曼藝校引進的“好習慣”體驗課程是在北京大學、香港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等多位專家教授悉心引導下,由十多位幼兒教師精心研究,經過三年教學實踐研發出的一門專注於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課程。該課程將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結合起來,全面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從而形成獨立創新的思維習慣。學校按年齡將孩子分成四個層次,4歲至5歲的孩子為小白雲組,6歲至7歲為紅太陽組,8歲至9歲為綠草地組,10歲至11歲為藍天空組。在寓教於樂的環境中,培養孩子們聆聽、表達、誠實、勇氣、毅力、自律、求知、積極、尊重、包容、謙讓、關愛、信任、承諾、負責任、珍惜、感恩、付出、團隊合作等十九項好習慣。

培養孩子“好習慣”潛移默化進步多

到了暑假,許多家長都會安排孩子去參加各種文化補習課。“但是,孩子們的暑假第一課不應該是語數外,而應該是好習慣。學會聆聽,用耳朵,用眼睛,用心去聆聽和感受,”這是一位學習了“好習慣”課程學生家長的感言。“好習慣體驗課程的遊戲很多,也的確好玩,課堂上孩子們開懷大笑,氣氛十分活躍,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從幼稚園進入小學可以無縫連接”另一位學生家長認為“好習慣”課程對孩子幼升小很有幫助。學生詩詩的媽媽覺得通過“好習慣”體驗課程,孩子逐漸在生活中顯露了一些好習慣。詩詩的家離學校比較遠,以前有時候會遲到,自從詩詩上了好習慣課程,她成了媽媽的小鬧鐘,現在她早上常常起得比媽媽還早,叫媽媽起床,上課也不遲到了。

打造非學歷培訓機構專職教師隊伍

作為非學歷培訓機構,海曼藝校過去聘用的教師大多是兼職教師,教師流動性較大。為了穩定教師隊伍和提高教學品質,學校規定今後凡好習慣體驗課程的教師必須專業對口,持有教師證,而且是專職的。學校開設好習慣課程,不僅要教育孩子養成好習慣,更要求教師要有好習慣。現在,教師們積極參加業務培訓,負責任地做好本職工作,每月還組織各種家長沙龍,及時捕捉孩子細微的變化,教師們服從工作分配,互相謙讓,刻苦鑽研教學業務。

中國民辦教育協會會長王佐書、好習慣培育項目特邀顧問胡晟盛、香港福爾偉集團主席、博士、好習慣創始人鞠應悌等對上海市普陀海曼文化藝術進修學校進行考察調研。